城市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也是社会矛盾和冲突的集中地。建设好城市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支撑。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公共服务设施紧缺等问题日益凸显,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也亟待创新和夯实。党的十九大提出,在新时代的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城市也需从侧重经济发展的粗放开发扩张模式逐渐过渡到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的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中。解决这些城市问题,不仅需要理论溯源和定性研究,更需要借助定量方法来验证和探索,全面提高研究范式的科学性,更加有针对性的发现和解决问题。因此,加强对城市的定量实证研究十分重要,也非常迫切。
近年来,由于研究数据的获取手段得到极大改善,数据支持驱动的城市研究发展迅猛。利用数据模型、地计算分析、模拟预测等分析手段使得对城市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了长足进步。同时,由于空间数据挖掘的突破,大数据、云计算和巨型模拟系统开始进入城市空间研究领域,多模型复合/集成系统研究成为主要研究方向。定量研究已经成为了研究城市问题中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多研究通过建立大尺度、多因素、多情景、集合性的定量研究方法和模型系统模拟平台,为国家城市发展和管理以及国家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华东师范大学在建设双一流大学和学科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集聚我校人文学科的优势。在传统优势基础上,推动人文社科的数据驱动和定量研究,有助于打造新的增长点,推动我校人文社科学科的创新,进一步扩大和强化人文社科学科优势。我校的多个人文社科专业包括人文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公共管理等都开展了城市研究,在城市研究方面具有全国一流的教学、科研条件,且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成果丰富、人才培养层次完善。本平台目标是将定量研究与前沿研究相结合,现实研究与预测研究相结合,促进研究方法从学科的多样化向一体化转变,向理论的深度创新推进,进一步支撑全校人文社科竞争力提升,强化华师大传统的人文社科优势,通过数据共享和学科互动促进各相关学科发展,为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具有影响的城市研究中心和智库起到重要支撑作用。